身教.言教...大人請以身作則;切勿以身做賊!

教育一個人的心智,而沒教育道德,是為社會製造了個恐怖分子─ 美國總統老羅斯福

最新研究發現,零到六歲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
孩子日後是自信或自卑、樂天或悲觀、主動或被動、合群或孤獨、富同情心或無情,都與這時期的情緒發展有關。
美國應用心理學中心創辦人夏皮羅在《我家小孩高EQ》中指出:「社會和情緒能力對終身成就的影響,要比智力更關鍵。」情緒能力關係個人的道德發展,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高曼﹝Daniel Goleman﹞以《EQ》一書,大力主張社會重視情緒能力,就是「著眼於情感、人格與道德的三合一關係」。
他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基本的道德源自個人的情感能力。例如,無法克制衝動的人,往往就是道德實踐的弱者;缺乏同理心的人,不能感受他人的需要,更談不上關懷他人。更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情緒能力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快速發展,而且深受父母的影響。「情緒的發展,比我們想像中都早。」柏內特在《幼小的心靈》中指出。四個月大的嬰兒被媽媽突然放下去接電話,會身體僵硬,露出難過的表情。十個月大的嬰兒看到陌生的面孔,會露出謹慎。這不僅是表達情緒,嬰兒還要具備記憶與比較面孔的能力。隨著幼兒認知與肢體能力的發展,到一歲的時候,情緒也更豐富。一歲的幼兒已經會爬、會走,可以探索更廣的範圍,能夠設立目標,完成目標,產生新的滿足感,這些成就讓嬰兒洋溢前所未見的幸福。幼兒也在這種興奮、滿足中,產生了自信。柏內特建議,這時候,父母應該多送出正面與認可的訊息。每個人都有天生的情緒傾向,但是「父母的引導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發揮影響力。」高曼指出,如果孩子在生活中不斷受到大人的讚美與鼓勵,面對人生的挑戰當然充滿信心。高曼也指出,幼兒五歲前的情感經驗,對一生都有恆久的影響。聰明的父母不僅會教導幼兒分辨不同的感覺,還可以利用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教導他處理情緒的方法。其實「家庭是學習EQ的第一所學校。」幼兒學習情緒的過程,不警是透過父母的管教,還透過觀察,學習父母的行為與彼此的相處之道。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善於處理自己情感的父母,孩子也比較善於處理自己得情緒,懂得安撫自己,比較少產生負面情緒,生理上常處於放鬆的狀態。反之,父母不當的情感教養,會對孩子造成終生傷害。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純憑喜惡;碰到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犯了小錯就給予嚴懲;心情好的時候,孩子鬧翻了天也沒事。這種教養方式,最容易讓孩子產生無用和無助感。

道德的發展,始於生命的開端。─ 柯爾斯

同理心,是重要的情緒面向,更影響幼兒未來的道德發展。英國十八世紀的哲學家與歷史學家修姆﹝David Hume﹞深信,人類分享他人關懷、希望別人安好、再別人受創時感到沮喪的傾向,是道德分辨的主要來源。《幼小的心靈》一書中指出,嬰兒生來就具備與他人建立情緒聯繫的能力。最好的例證就是新生兒聽到其他嬰兒的哭聲,也會跟著哭。專門研究同理心的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霍夫曼將嬰兒這種反射性哭泣稱為「同理心喚起」。這種與生俱來的反應能力,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人情緒的困境。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能力越來越複雜,成為真正的同理心,不僅只是反射動作。不過,幼兒的同理心不一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豐富。高曼在《EQ》中指出,幼兒到三歲半,對他人情感的敏感度,開始不同,有些孩子變得比較敏銳,有些變得比較冷漠。關鍵就在父母的教導方式。所以,如果父母管教的方法是強調對他人的影響,幼兒的同理心就會比較敏銳。例如父母強調幼兒不當的行為讓別人難過,而不是強調幼兒本身調皮,幼兒就有更多的機會,學習體會別人的感受。 

教導道德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它成為孩童的習慣。─ 亞里斯多德

不過,柏內特也指出,「同理心只是道德行為中的一個支架。富同理心的人,不一定是個有道德的人。」道德行為還需要標準與判斷。道德標準雖然可能因文化而有差異,但是了解與接受標準,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條件,就像與生俱來學習語言的能力一樣。例如兩歲左右的幼兒看到東西放置的地方不對,會覺得不安。這就證明了幼兒具有根據標準、評量事物的能力。幼兒到兩三歲的時候,逐漸將日常的規則內化,開始了解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該做的規則,而且樂於「做正確」。幼兒經常會尋找大人的訊號,看他是否做對、是否是好孩子,而產生自信或羞愧的感覺。這也是幼兒語言能力快速發展的時候,幼兒除了從觀察中搜尋規範的線索,也從直接的語言中,學習規範。這個時候,「可以」與「不可以」兩個詞,經常出現在幼兒與父母的互動中。由於父母經常提到應該怎樣做、不可以去哪裡、下不為例等,也就不自覺的情況下,用語言給予幼兒道德上的指引。其實,父母不論是給予明確的指引或是夾在話語裡的暗示,對幼兒來說,「最具說服力的道德教材,是大人的以身作則。」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也是兒童心理治療失柯爾斯在《兒童及青少年的道德智商》一書特別強調。「兒童是我們身教的見證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幼兒道德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幼兒天天繞在父母身邊,瞪著亮亮的眼睛,看著父母如何互動、抉擇、判斷,小腦袋像一個海綿一樣,吸進一切道德判斷的線索,累積成自己的道德觀。「許多父母低估了孩子的眼睛是多麼的注意,以及孩子所注意到的,對他們的行為的影響有多大。」孩子不僅觀察父母的言行,也會看出父母行事背後的成見、慾望和價值觀。我們透過這些告訴兒童的,遠超出我們的了解。」柯爾斯提醒。想到孩子的未來,充滿未知,父母總是心生恐懼。其實,父母在孩子心理埋下的一次言行,早就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

就像下面摘自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薩克萊的這段話:

播種思想,收割行動;播種行動,收割習慣;播種習慣,收割人格;播種人格,收割命運。


<轉載於國語日報 教育特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