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語說書人 故事瞎掰功

如果你小時候,曾經一手拿著太空梭,一手拿著飛機,嘴裡發出「咻咻~碰~」的聲音,腦袋裡上演一幕幕宇宙時空大戰的戲碼;如果你小時候,曾經一手拿著布娃娃,一邊嘴裡念念有詞的操控布娃娃叫媽媽,上演一齣萬里尋親的流浪記;如果你小時候,曾經兩手抓著平版,姆指不斷抽動,身體還隨著螢幕傾斜,跟著主角打妖怪;如果你小時候,曾經對著隔壁班的春嬌(或志明)有好感,在腦袋推演出各種可能的相遇情節,不斷演練同樣的台詞;這些如果不算是瞎掰故事?那什麼才是掰故事呢?

以妙語說書人作為媒材,讓學生從圖像的元素、串聯的提示、訓練一個故事,或一個事件的描寫。其次,針對故事的鋪陳及布局,有一個「說書人」的概念,就像是閱讀小說一樣,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製造懸疑」,從「題目」就能吊住讀者胃口,才能讓讀者有看內容的欲望。而故事的開始、事件的開頭亦同,「懸疑氣氛」的營造讓讀者欲罷不能,這也是為何《哈利波特》、《貓戰士》、《航海王》、《名偵探柯南》等著名作品能膾炙人口的原因了。

所以「懸疑」是一定要的,最直接的譬喻方式,就像古老的那句名言:「到底是情愛的糾葛?命運的糾纏? 金錢的誘惑?還是利益的衝突? 這一切命運的糾葛,是否會隨著事件的突破,而水落石出?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是的,故事裡有迷團,有線索,但是沒有正確答案,說書人的基本概念,就是要讓人想要「繼續看下去」。如何讓人想要「繼續看下去」,那就要好好的製造「懸疑」啦!

如果「懸疑」之於偵探小說,那一般故事或事件裡的「懸疑」就是「困難」、「問題」、「難關」之類的元素,故事中的主角會怎麼做?應該怎麼辦?如何解決?就是讀者想要知道的事情,而「怎麼做?」、「該怎麼辦?」、「如何解決?」正好就是一個可以拋出來與讀者互動、腦力激盪的問題。因為,當我在帶領孩子閱讀故事,或是說一個故事給孩子們聽時,可以適時的中斷,反問孩子們「接下來會發故什麼事?」「主人翁會怎麼做?」「怎麼辦才好?」如此剌激孩子思考,剌激孩子去推理接下來的事件走向,類似的問題,大約像網路上流傳的「國外老師如何說灰姑娘的故事」中的思考問題為導向,而不是記憶式的問題。關於「如何說生動的故事」等技巧,在這先不談,下回有空再另外寫篇文章聊聊吧!

再回到「妙語說書人」寫作應用上,一開始有些孩子可能不太能立刻運用「懸疑」技巧在寫故事裡,的確,沒有訓練自然無法熟練,不過我們依然要告訴孩子,就是把一件事情從如何發生、發生的過程、最後的結果寫出來,只要有個文本出來,我們才能夠「指導」,從寫出來的文章去了解孩子的敘事技巧,再協助孩子修改文章中的某些元素,建議其先「隱匿」不寫,或是藉由其他方式展現。

同時,故事創作也能訓練學生的「敘述」能力,要如何將故事裡的重要「人、事、物」向讀者說清楚,讓讀者依靠文字就能想像出具體的形象,就是說書人的功力了,如何用文字來描繪人物的外貌、個性?說話的模樣?JK羅琳、金庸筆下的人物就非常成功,我們可以藉由文字的閱讀來想像故事中的人物樣貌、因為作者給我們足夠的細節。

同樣的,我們必需用細節的描寫,來帶領讀者進入文章中所營造的世界,去勾勒出主角、配角、正派、反派的樣子,甚至是一個捏造出來的世界(霍格華茲)。

這樣的敘事寫作訓練,才能讓孩子從「口語化」調整為「文字化」,也會慢慢有「倒敘」的概念、「人物視角」的概念、「修辭」的概念。

有了以上「製造懸疑」、「描寫細節」的技巧之外,在文字的修飾上,也必需讓人讀得有趣,讀得有味,讀得起勁,讀得有節奏感,怎麼辦到呢?就交給「修辭」啦!

最能看出所以然,也就是字面表現最直接的就是「排比句型」的,這門修辭學問可是讓讀者最能直接感受到作者駕馭文字能力是宇宙無敵強大的方式了,可長可短,可嚴肅可幽默,可以驚天地可以泣鬼神……。

 

舉個例來說:

例1-1:他是個小偷。

例1-2:偷竊一次,遭自己譴責;偷竊兩次,神明譴責;偷竊三次,天下人譴責。然而他是個劫富濟貧的神偷。

例1-3:偷竊一次,遭富人譴責;偷竊兩次,警察譴責;偷竊三次,天下人稱廖添丁。

 

例2-1:他作業沒寫沒交還遲到,又打破老師的水杯。

例2-2:他遲到,慘了;他作業沒寫,完了;他打破老師的水杯,他死定了。

例2-3:慘了,遲到;完了,作業沒帶;死定了,把老師的水杯打破。一大早便用「衰」字開啟美好的一天。

 

傳達一個簡單的意思,可是平鋪直敘就有點乏味了;如果用了排比句,這句子簡直就是從「都叫獸」變成「都教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孩子的第一個反應:「哇!句十變長了耶!」「好酷哦!」

 

換言之,「詞彙擴充」加上「想像力」加上「排比」就能幫助一個詞窮的孩子,原本在寫作時,哀哀叫:「老師,我寫不到四百字!」變成「老師,怎麼辦我的稿紙不夠寫……」

 

 

 

另一個也很好入手的排比句資源是流行歌詞:

★還記得那場音樂會的煙火;還記得那個涼涼的深秋;還記得人潮把你推向了我,遊樂園擁擠的正是時候。《梁靜茹 小手拉大手》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蕭煌奇 你是我的眼》

★愛情是一種怪事,我開始全身不受控制;愛情是一種本事,我開始連自己都不是。

★要抱你,才能夠入睡;思念你,只剩下疲憊;愛過你,才懂得甜美。

★風,停了又吹,我忽然想起誰;天,亮了又黑,我過了好幾歲。

★拖著沉重的行李,機場廣播的聲音,人們互道再見的表情

忘不記 原不諒 憤恨無疆 肅不清 除不盡 魑魅魍魎 幼無糧 民無房 誰在分贓

這不僅是句式排比,念起來也「韻味十足」,在文章中適時出現、或偶爾出現,都是讓人增添許多閱讀趣味的好技巧。不過,還是要孩子切記,「情采」大於「文采」,千萬不要為了修辭而修辭,有了一個真實感人的元素,再去將元素用排比寫出來,這樣的文句才有意義,否則句子就太空洞,文章會就沒有靈魂了。

 

IMG_59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